开发者网络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0|回复: 2

唯一一家开发性金融机构——国家开发银行 | No.1

[复制链接]

3

主题

3

帖子

9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9
发表于 2022-9-21 18:5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好要研究71家银行机构的银行专栏终于要开篇了。
正式开始前,我想再把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最新数据拿出来给大家看看。


差不多每隔一年,我都会做这样的一张表,
“三番五次”的弄,是为了让大家能对我们身处的行业更加熟悉。
跟他人聊起来,也可以随意说出:
国有大行6家,股份制银行有12家,城商行有100多家,农村商业银行有1600多家,全国银行机构差不多有4000家(含农信社、农商行)等等。
好久之前就说要开设一个银行专栏,
选取71家有代表性的银行,一起熟悉它们,走进它们。
每一篇都不仅仅是对这家银行本身的了解,
更是围绕它,把握几个方向,延伸业务,延伸其他知识,或者......
我们不设定规则,一切皆有可能。
进入正题,
今天,就来聊一聊第一家,国家开发银行。
国家开发银行,我国唯一 一家开发性金融机构。
我们总是习惯性地说:
我国有3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
而严格意义上,国家开发银行是开发性金融机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是政策性银行。
关于开发性金融,国开行专门在它的官方网站对这一词做了解释。


看完了,估计不明所以。
做个对比,可能更好理解一些。
国开行是一家开发性金融机构,是更高级阶段的政策性银行。
政策性银行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专门服务国家的社会经济政策的金融机构。
而开发性金融机构定位则是对项目有选择权,依托信用支持。
政策性金融机构仍为“国家兜底”,
而开发性金融机构坚持“市场运作,中长期保本微利,实现财务可持续”。
作为开发性金融机构的国开行,与纯粹的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在市场运作化的方向上会有不一样。
大家感受下,在做业务时,你的竞争对手里可能会有国开行的身影。
它是政策性银行里可以市场化的选手。
全球开发性金融机构,像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德国复兴信贷银行、法国储蓄托管机构、韩国产业银行、巴西国家开发银行。
这些全球性的机构了解一下即可,混个眼熟。
纯粹在门外(不在该行工作)去了解一家银行,最方便快捷的方向就是去银行官网找下它的年度报告。
银保监会要求,商业银行每年以中文编制年度报告,于每年的4月底前披露。
除了要将年度报告放在商业银行的主要营业场所,还要按照规定及时登载于互联网网络。
所以,每一家银行的年度报告都可以去官网查询到。
我们看看国开行2021年的年度报告。
在年度报告首页,关于国开行的简介。


国开行支持的领域,瞧一眼:

  • 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公共服务和管理等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域;
  • 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及区域协调发展的领域;
  •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以及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领域;
  • 保障性安居工程、扶贫开发、助学贷款、普惠金融等增进人民福祉的领域;
  • 科技、文化、人文交流等国家战略需要的领域;
  • “一带一路”建设、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能源资源、中资企业“走出去”等国际合作领域;
  • 配合国家发展需要和国家经济金融改革的相关领域;
  • 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和政策导向的其他领域。
第一感觉是什么?
这些支持的领域主要为基础设施领域,服务于国家战略,服务于基础设施;
其他商业银行除了这些领域,所有商业性领域都可以涉及。
从这里也可以再一次去理解,什么是开发性金融,什么是政策性银行。
用国开行自己的话,就是:服务国家战略、依托信用支持、市场运作、保本微利。

接着往下看,
年度报告目录的第一部分就是财务摘要,
财务指标是从数据层面对金融机构最直观的了解。


银行业比大小,一般看总资产规模。
国开行2021年度总资产规模171679亿元,17万亿这样的规模水平。
那在银行业中,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你是否能第一时间反映出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大概是什么样的规模水平。
问题虽小,却能检验出我们对这个行业的浸淫程度。
也许你不曾关注这些,但凡你稍微留意下,就会发现你们行的中层领导、行长们对这些数据了如指掌。
在不同的岗位,不同的层级,大家关注的内容、思考的重点都会有所不同,
即使在基层,也要锻炼自己高层级的思考维度。
同样,做了一张表,我把商业银行按照总资产规模排名的前50名列举出来。
这里不包括3家政策性银行。


我们先粗略地过一遍。
前6名是我们的6家国有大行,
工行总资产35万亿元,真称得上宇宙第一大行。
第6名的交行也有11万亿元的规模。
国有大行大概就是几十万亿级的资产总量。
第二梯队自然是12家股份制银行,最好的是招行9万亿元。
这个梯队基本上是1万亿到9万亿之间,属于万亿级的资产总量。
第三梯队就是城商行,基本上是千亿级。
当然,北京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发展势头很好,都达到万亿级的水平。
看下来基本上很有规律,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大致就是几十万亿、万亿、千亿这样的规模等级。
再把3家政策性银行加进来,
国开行2021年度总资产规模17万亿元,农发行近8万亿,进出口银行5万亿。
也是比较靠前的规模。
这部分内容大家在心里留个印象,
可以看看自己所在的银行在行业中是个什么样的位置。
关于国开行的业务
国开行的业务除了支持的领域有偏重外,对公业务品种和其他商业银行基本没有多大差异。
和所有银行一样,贷款是国开行的核心资产。
当然,因为支持领域不同,贷款的细分品种会与其他商业银行有较大的不同。
比如会设立科技创新与基础研究专题贷款、扶贫贷款、应急贷款、助学贷款,还有很多领域的专项贷款。
除了贷款、票据、保理、保函等信贷业务,也会有投行业务。
像银行,一般参与银行间市场债券的承销,因此拿到的债券承销牌照指的是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的承销牌照。
国开行也具备这个牌照,可以参与作为主承销商为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等。
前面,我特意加了一个前缀,“对公业务”。
国开行与其他商业银行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没有个人存贷款业务。
因为没有个人存贷款业务,所以它也不必有网点,有取款机、存款机。
你也不会在市场上看到哪位小伙伴持有一张国开行的银行卡或是存折。
究其原因,还是聚焦到“开发性金融”,
因为服务国家战略,必定要支持国家重点领域基础设施项目,就意味着得有对公业务。
而个人业务不是国开行服务的对象,
其余几千家的商业银行服务个人,足够了。
这里又说到一个问题,
银行一般是通过吸收存款,然后有了资金再去放款。
国开行不吸收储蓄存款,哪里来的资金去发放那么大量的贷款的?


我们看看国开行的资金来源。
懂点会计基础知识的小伙伴都能理解,
一家企业的资金来源就是两端,一端所有者权益,一端负债。
在国开行的财务报表里,所有者权益里主要就是实收资本4212亿元。
这个实收资本的规模算是很大的。
我们看几家银行做个对比就有感觉了。
工商银行35万亿的规模,实收资本3500亿元;
邮储银行12万亿的规模,和国开行最接近,实收资本仅有869亿元。
再看下负债端,
负债端里最重占比就是发行债券11万亿元。
所以,国开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就是实收资本和发行金融债来的钱。
“同业存放款项及客户存款”这里也不少,3万亿,这里主要就是同业客户的存款以及对公客户的存款。
除了这些基础的业务,很多市场上的创新业务其实来源于国开行。
比如,我国特殊企业法人——城投公司的诞生。
90年代,我国地方城市化都在加速发展,各地的城建经费很紧张。
那个时候,政府不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也不能从银行贷款。
如果只是依靠财政,大规模城建遥遥无期,还得依靠融资来解决资金的问题。
为了解决政府融资的技术性难题,国家开发银行发明了一个方法,
让政府全资设立城投公司,也是一家企业法人,以企业法人的身份去银行贷款融资。
1998年,国家开发银行和安徽芜湖市合作,把8个城市建设项目捆绑在一起,放入专门创立的城投公司芜湖建投(芜湖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以该公司向国开行借款10.8亿元。
这对当时的芜湖来说是笔大钱,为城市建设打下了基础。
还有最近国开行的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可以用于基础设施类项目资本金。
在基础设施项目领域,过去银行贷款一直是比较大的资金来源。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管理的通知》国发〔2019〕26号的规定,撬动银行贷款,项目业主至少出具20%的项目资本金,且资本金不能是债务性资金。
这就导致项目资本金一直是很多项目业主非常头疼的地方。
而国开基础设施基金、农发基础设施基金总共3000亿元的资金,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关于这个基础设施基金,我们放一放,改天专篇分享。
国开行因为本身是政策性银行、开发性金融机构的原因,有很多业务可以从它这儿创新。
普通商业银行想做一些突破性的创新业务,确实不太容易。

好了,开篇就分享到这儿吧。
对国开行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下载年度报告研究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
发表于 2022-9-21 18:58:14 | 显示全部楼层
[蹲][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

帖子

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4
发表于 2025-2-25 12:04:03 | 显示全部楼层
介是神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开发者网络

GMT+8, 2025-4-7 11:40 , Processed in 0.09117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